鹧鸪中文网 > 悬疑 > 正道法则 > 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山
    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语音平淡,倒将那杀伐之气,冲淡了许多。

    那人哼了一声:“江东子弟今安在,肯与君王卷出来。”语音之间,大有讥诮之意。

    夏采薇遍读诗书,自是明白,昂首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声音朗朗,宛若龙吟。

    那人冷哼一声,冷冷道:“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此话出自《论语》第二篇为政,意思是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就是谄媚,眼见合乎道义的事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此话表面上是在说论语,实际上却在讥笑夏采薇等人,只会口头文章,没有实际操作,方才有眼下困境。

    众人出自上林书院,从小饱读诗书,如何会听不出此话的意思,不由面色一红,一时之间,却又找不出合适的语句来反驳。

    夏采薇淡淡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身不正,其影为斜,如何顶天立地。”

    杨戢心中一凛,此话表面上是说与那人听,实则不是在告诫自己,只要行得正,又何怕影子斜呢,想到此处,不由心中一宽,暗暗点头。

    那人哼了一声道:“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此话说的是,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那人如此说,意在表明自己所行之事,乃是出于仁义。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夏采薇意味深长道:“攻乎异端,斯害也已”。此话也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意思是一心攻读钻研错误的学说,就有危害啊。

    那人不理,却甚为执拗,一见夏采薇说的是论语,当下也用论语中的一句答道:“巧言令色,鲜矣仁。”此话出自《论语》第一章学而,说的是满口花言巧语,装着一脸和善的样子讨好别人,这样的人具有的仁德是很少的,此话表面上是在对答,暗地里却是在嘲笑夏采薇只会讲大道理,实际上却是假仁假义之辈。

    夏采薇轻叹了口气道:“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此话出自《论语》第五篇公冶长,意思是,孔子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坐过牢,但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此话意在教那人尽早回头,休要一错再错。x33

    谁知那人咯咯冷笑数声,方才一字道:“正邪本就难分,孰为正,孰为邪,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我只知真善美,假丑恶,即使是错,也是美丽的。”

    众人心头一震,一时间,竟觉这话有些道理,世间太多伪君子,衣冠禽兽比比皆是,其造成的危害比真小人多得太多了,当真让人防不胜防。

    杨戢知道两人的前尘往事,念及今日之境,也不由为两人暗自神伤。

    夏采薇仍是不急不缓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君子,小人,只在一念思量。”

    众人只觉如醍醐灌顶,不管真小人,还是伪君子,不管如何伪装,都是在为恶,既是为恶,又何来大小之分呢?

    眼见夏采薇越攀越高,即将上得山巅,夏语冰不由稍稍放下心来,便在此时,陡听遥遥天际之间,便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那声音开始只是一丝一缕,飘飘忽忽,若断若续,渐渐连成一线,夹杂在朔风飘雪之中,渐渐连成一曲。x3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歌声旖旎,轻轻柔柔,妩媚无比,仿若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凝重的气氛随之一扫而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杨戢眉头一皱:“那人唱的竟是李白的《清平调》。”

    这一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恍惚间,皇宫的蓬勃春光,杨玉环的雍华风姿,唐玄宗的风流艳史,历历都在眼前,众人心中一荡,直听得如痴如醉。神色,也渐渐变得柔和起来。

    歌声一转,便到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歌声哀凄迷艳,恍若间关莺语,幽咽泉流,待唱到‘云雨巫山枉断肠’之处,更低沉得仿若要断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