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悬疑 > 极品布衣 > 第10章 贵鱼
    杨陌抬眼看去,大树下果然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旁边也都是些摆摊卖东西的,有卖鸡鸭的有卖菜蔬的,还有摆摊卖些小玩意的。

    周大力推着推车也到了树下,三人一起把木盆抬到地上。

    赵才是货郎出身,自然懂得如何卖货,他站到推车上大声吆喝起来:“卖鱼,新鲜的大活鱼!”

    果然,听到了赵才的喊声,一些人就围了上来。

    “这鱼怎么这么大?得有四五斤重了吧?”

    赵才热情地招呼着:“可不是吗?客官要一条?”

    “不要了不要了,太大了,吃不起。”

    “你们也是的,这么大的鱼打算卖给谁啊?”

    结果是看热闹的人多,真正想买的人少。

    赵才有些泄气,本以为能轻松卖出,结果却并不如意。

    杨陌似乎并不着急:“别急,咱们这几条鱼的主顾得是对路的才行。”

    “到时候咱还能卖个高价!”

    赵才有些疑惑,卖鱼而已,还要有对路的主顾?

    杨陌当然知道,鳜鱼是极为鲜美的鱼,四五斤的鳜鱼更是少见得很。

    一般的百姓自然买不起,所以他觉得需要多等一会儿。

    待合适的主顾出现,便可以出手,还能要上价去。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几个穿长衫的人来到了大树下。

    杨陌嘴角一扬:“买鱼的人来了。”

    赵才和周大力抬头看去,并没有觉得那几个穿长衫的人像是要买鱼。

    只见他们左瞧瞧右看看,不知道在寻觅什么。

    “教谕大人!这边!”杨陌对着几个穿长衫的挥了挥手。

    为首的一个老头皱了皱眉,但还是带着其他人往这边走来。

    “杨陌,你竟然沦落到卖鱼为生的地步?”老头冷冷一笑。

    “真是活该,活该啊!”

    “你果然没什么大出息!”

    杨陌笑了笑说:“教谕大人说的是,学生……哦不,后生不才,现在只能卖鱼了。”

    “教谕大人要不要买条回去?”

    老头是洪山县县学教谕高邑,正是他把杨陌从县学除名。

    高教谕冷哼一声:“杨陌,我才不要你的鱼。”

    杨陌耸了耸肩:“对了,听说本县刚换了县令?”

    “教谕大人可要努力让新县令赏识啊。”

    高教谕眉头一皱,竟被杨陌说中了心事。

    新任的县令是个油盐不进的主,想巴结都巴结不了。

    而马上就是两年一度的州察,高教谕担心会过不了关。

    高教谕一下如霜打的茄子,不禁叹息摇头:“唉,不说也罢。”

    杨陌看到高教谕的样子,大概猜到了是什么情况。

    “教谕大人不要慌。”

    高教谕斜了他一眼:“不慌?换你试试?”

    杨陌微微一笑:“你且听我说。”

    “县令新到,大家总要给他办个接风宴吧?”

    “借这个饭局好好表现一番,必能得县令大人赏识。”

    高教谕只当杨陌讽刺他,冷冷道:“表现?怎么表现?”

    杨陌见时机成熟,指了指木盆里的鱼:“好宴少不了鱼,不如把这几条鱼买了?”

    另一个庠生听罢指着杨陌骂道:“你个不着调的,想卖鱼想疯了吧?”

    杨陌正色道:“你懂什么?”

    “宴席上都有压轴的菜。”

    “你们看我这鱼,无论是大小还是稀缺程度,都足以让县令大人关注。”

    “到时候县令大人必会问一问,教谕大人顺势一答……”

    “你说县令大人会不会心领神会?”

    那庠生刚要回怼,却被高教谕摆手制止。

    “慢着!”

    他听了杨陌的话,竟觉得有些道理。

    是啊,总要给县令大人留点印象,从压轴菜入手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东西不收,吃条鱼总是可以的吧?

    “你这是什么鱼?”高教谕指了指盆里的鱼。

    杨陌敲了敲木盆:“此鱼名为鳜鱼,极为鲜美。”

    “鳜鱼又与贵鱼同音,相信县令大人知道了,一定会明白大人的苦心。”

    高教谕思量了一番,竟觉得杨陌说得很是在理。

    “那这鱼多少钱一条?”先前骂杨陌的庠生看到教谕动了心思,便替他问了起来。

    杨陌则摇摇头:“多少钱是要看教谕大人对县令大人有几分孝心了。”

    此言一出,高教谕几人愣了一下,杨陌这话让他们不知道如何回话了。

    要是说少了,便是孝心不足。

    但是说多了,便是荷包不足了。

    良久,一个庠生说:“两百文一条!”

    两百文已经是天价了,足够彰显教谕大人的孝心了!

    杨陌笑而不语。

    另一个庠生皱了皱眉:“三百文!”

    嘴上报着价,心中确实一个劲的p。

    周大力瞪了瞪眼看了看杨陌,他希望杨陌赶紧答应。

    三百文啊,我的陌哥儿!

    杨陌还是不说话。

    “五百文,不能再多了!什么鱼都不值这个价!”

    赵才也绷不住了,拉了拉杨陌的衣袖。

    已经是天价了,他希望杨陌赶紧应下来。

    杨陌作势要把木盆搬上车:“不卖了,赵才你知道王训导家住哪条街吗?”

    一听王训导,高教谕有些慌了。

    王训导是他的副手,但是王训导年轻,家里还有点关系。

    高教谕一直担心王训导有一天会取而代之。

    听到杨陌意思是要把这贵鱼卖给王训导,高教谕马上伸手拦住杨陌。

    “你说,你说多少钱?”

    “一两银子一条鱼。”杨陌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的摆了摆。

    赵才和周大力在一旁吓得直瞪眼,大兄弟,你这是要把买卖砸掉啊!

    杨陌这是疯了不成?

    但高教谕却一咬牙一跺脚:“好!来两条!”

    杨陌又摇了摇头:“教谕大人有所不知,既然是寿宴,定然去的人很多。”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如果大家都吃到了你送的贵鱼,是不是会觉得教谕大人是县令的心腹?”

    “六条,我全要了!”高教谕狠狠一握拳说道。

    赵才闻言抬起手掐了掐自己的人中,发现自己是清醒的。

    刚才发生的一切如此刺激,赵才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周大力则对杨陌这一套花活敬佩的五体投地。

    高教谕回头对着几个庠生递了个眼色,那些庠生极不情愿地各自掏银子。

    凑足了六两银子,高教谕转手递给了杨陌。

    杨陌心中明白,原来还是借花献佛。

    接过银子掂了掂,杨陌说:“教谕大人,多谢了。”

    有了这几两银子打底,杨陌心情大好。

    “西塞山前白鹭飞,洪河流水鳜鱼肥。”

    杨陌把前世张志和的诗句稍作修改吟了出来,感叹大自然的馈赠。

    高教谕微微蹙眉:“杨陌,这是你作的?”

    他是教谕,主管本县的教育教学,对于诗句还是具备了敏锐的判断力。

    他分明地意识到这两句诗水平极高。

    杨陌呵呵一笑:“是我抄的。”

    他只是借用张志和的诗句来用一用,又没想出名。

    高教谕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两句诗若不是新作,早就流传于世了。

    抄的?抄谁的?他杨陌周围都是泥腿子……

    难道真是杨陌作的?

    要知道,如今的大宁文风凋敝,经常被燕国的文人取笑。

    大宁实在是需要一个振兴文坛的人物出现,若这两句诗真是杨陌所作……

    高教谕不敢继续往下想,巧合,一定是巧合!

    高教谕带着几个庠生把鱼带走,他一路上都在说服自己。

    不会是杨陌,他自己都说自己抄的!

    杨陌看了看手里的银子,丢给赵才:“拿好,咱们找个地方吃点饭。”

    赵才伸手接住那沉甸甸的银袋子,满心的欢喜。

    周大力却说:“咱还是回去吃吧,听说城里的饭都很贵。”

    “钱还是要省着点花。”

    杨陌笑了笑:“大力哥,赚了钱不就是为了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