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悬疑 > 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 > 第368章 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第二日,清晨。

    太和殿内。

    与三日前相比,前来上朝的大臣已经明显少了许多。

    梁帝虽一连病了三日,未能上朝。

    但梁帝的雷霆手段,却并未停歇。

    朝臣们人在家中坐,个个心中却都是止不住的惶恐。

    因为他们不知道,凭着自己与上官仪先前的交情,到底足够不足够让梁帝定罪。

    一旦定罪,那便要面临被抄家流放的灭顶之灾!

    一时间,一众朝臣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甚至,有几个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大臣忍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趁夜半无人之时,用三尺白绫送了自己一个痛快。

    此事一出,震惊朝野!

    恐怖逼仄的氛围,瞬间席卷整个大梁朝堂。

    能够活着来上朝的大臣,看见彼此的第一反应,便是下意识地向对方道贺。

    毕竟能够在这场清算中侥幸活下来,已经实属祖坟冒青烟,积了大德了!

    “陛──下──驾──到──”

    随着薛海嘹亮的同传声,只见精神矍铄的梁帝大步流星,坐上了龙椅。

    “陛下万岁!”

    “万岁!”

    “万万岁!”

    群臣庄严肃穆,山呼万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怠慢。

    梁帝大病初愈,除了脸色还有些苍白之外,精神却很是不错。

    他刚刚在龙椅上坐定,第一件事,便是伸手指向了人群中的刑部尚书,齐远道。

    “念!”

    齐远道站出一步,向着梁帝行了一礼。

    “启禀陛下!”

    “截至今日,太师上官仪一案,共计牵涉官员一百二十八人!”

    “其中,有三品以上官员二十三人、五品以上官员三十五人、九品以上官员十三人,因涉案情节极其严重,于下月一日流放宁古塔。”x33

    “其余官员涉案情节稍轻,着没收所有家产,以示警戒!”

    “而太师上官仪,所犯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已于昨夜写下一份《罪己诏》,畏罪自杀!”

    此话一出,朝堂上明显能够听见众人倒吸一口冷气的声音!

    而宋桓听后,更是紧紧地皱起了眉头!

    他虽然算不上了解上官仪,但那日为了寻找《龙骨遗书》,也算从上官仪口中撬出来过消息的。

    上官仪想要苟且偷生的那颗心,比谁都要强烈!

    若非如此,他也不可能在宋桓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道出了《龙骨遗书》的下落。

    他之所以会死,究其真正原因,恐怕只有一个──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梁帝虽然公开表示过,上官仪是三朝老臣,他绝不会处死上官仪。

    但上官仪恶名昭著,他不死,实在难以平息民愤!

    而且如今看来,梁帝怕是也已经恨透了上官仪。

    否则,又怎会一定要将他置于死地?

    看来帝王的权术,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看透的!

    齐远道禀报完毕后,梁帝并不给众人太多反应的机会,而是继续伸手一指,指向了正想得出神的宋桓。

    “荣亲王,你说!”

    “啊?”

    宋桓猛地回神,这才反应过来梁帝要自己说什么。

    当初上官仪的太师府是自己带人抄的,今日梁帝就是要宋桓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抄家明细一五一十地讲述出来!

    唯有这样,才能对其他人起到震慑的作用。

    想通了这一点,宋桓站出一步,清清嗓子,开始振声禀报了起来。x33

    “启禀父皇!”

    “儿臣前去太师傅进行抄家,共搜出白银七亿三千四百八十七万两,黄金六千三百万两!”

    “其余赃物更是价值连城,截止目前为止,依旧还未能统计出具体数额!”

    听到这里,群臣瞬间不淡定了!

    七亿多万两白银!

    什么概念?

    比当初户部尚书刘德林上缴的罚银,还要多出整整十倍!

    这么多银子,可是比大梁国库五年的收入总额还要多!

    太师府虽然大,但他们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上官仪究竟是怎么藏得下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的!

    宋桓说报出的赃款数额之庞大,成功地激起了群臣的愤怒。

    “什么!七亿多万两白银?”

    “上官仪这老贼……天杀的!”

    “我大梁前些年国库紧张,甚至连军饷都是勉强凑齐的!”

    “没想到,这白花花的雪花纹银不在户部,反而都在他上官老贼的府上!”

    “怪不得上官仪要写下罪己诏,以死谢罪!”

    “他所犯下的罪,即便是让他死一百次,怕是都赎不清!”

    “……”

    群臣慷慨激昂,对上官仪痛骂出声,恨不得把他从地底下挖出来,再杀一遍。

    宋桓明白,这些人如此抨击上官仪,只有两个原因。

    其一,自然是为了向梁帝表立场、表忠心。

    上官老贼敛财至此,我与老贼不共戴天!

    其二,自然是出于嫉妒之心。

    他们之所以如此嫉恨上官仪,自然是因为这银子没有落入到他们的口袋当中!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够保证目不斜视,起不了一丝杂念?

    十个人里面,怕是有十个人都会动心!

    他们生气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地位,还不足以让他们去面对这样的诱惑。

    数量庞大的诱惑之下,谁都无法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这一生永远可以两袖清风!

    人性的弱点,便是如此。

    在经历了齐远道与宋桓的先后汇报之后,梁帝什么都不必再多说,但又好像什么都已经说了。

    日后谁再敢重蹈覆辙,上官仪的下场,便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