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悬疑 > 重生之种田为生 > 第658章 会过的李家人
    何大儒的这句话问出来。

    倒也没人嘲笑他没常识。

    毕竟,虽说何大儒一向接地气。

    对于这种事情,他不了解也是真的不用了解。

    那屠户耐心向这位一看就不通俗物的大儒解释:“晚了大家年货都买齐了,肉就卖不上价了。”

    这时可不像后世的超市商场似得。

    想要什么东西的话,别说大年三十,就是春节当天,大初一去现买,也是现成有卖的。

    放在这时候,年货大家都会提前许多天就开始慢慢置办了。

    百姓们要过年,做生意的人自然也是要放假过年的。

    最多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大家的各色年货就都会置办齐全了。

    当然,这时候物质生活并不丰富。

    按往年来说,普通农家置办的东西并不多。x33

    没喂猪的人家大多也就是买一点肉。

    有条件的,也许会看年景好做上一身新衣也说不定。

    有喂猪的人家,就连肉也不必买了。

    杀完猪留上几斤解解馋就够了。

    所以,屠户才有此一说。

    何大儒恍然大悟。

    还文绉绉的对着屠户道谢:“老夫受教了,可见处处是学问呐。”

    这种事情,书里自然是没有的。

    他感叹的真心实意,倒把屠户闹了个红脸。

    时间不好再耽搁下去,见那边热水烧好,这边的猪也都绑结实了。

    屠户也没时间害羞了,磨了磨本来就很锋利的刀。

    杀惯了猪的屠户,利索的很,手起刀落。

    没过多大会儿功夫,三头剖好的猪就被整整齐齐的摆在了案子上。

    没见过这种场景的何大儒又是一阵惊叹。

    除了猪肉,旁边地上还有几大桶满满当当的猪血。

    虽说乱糟糟的,但大家脸上都挂着一样的笑容。

    杀猪过年,这也算是丰收了嘛!

    新鲜的猪肉堆放在一起,喜人的不得了。

    “这肉咱怎么分?”

    屠户张口问李向南。

    李向南早在心里打好了腹稿。

    没怎么停顿就说了一大通:“捡肥些的,一斤来重的块切上些”

    这是要给大家发的节礼。

    现在的人多爱吃肥肉,而现在的李家,除了李向南还是爱吃肥肉。

    其他人嘛。

    除非是做红烧肉或者炖菜这种。

    炒菜吃的话,大家都更爱瘦些的肉。

    这也是条件上来了的另一种体现了。x33

    所以,自家多留些瘦的,给旁人多发一些肥的。

    可以算得上是皆大欢喜了。

    屠户听明白了,手上不含糊,不多时就将骨头先剃了出来。

    猪大骨上留了不少肉,加上不少剔下来的其它肉,一同放在桶里,先由人送往了前院。

    这些是要做杀猪菜用的。

    今天杀猪嘛,有不少街坊会过来吃杀猪菜的。

    有李忠媳妇,还有几个丫鬟。

    现如今的王氏倒是不需要亲自动手去做杀猪菜了。

    只不过也没闲着,也是在四处忙活。

    一会儿帮忙拿个这个,一会儿帮忙拿个那个的。

    风风火火的连轴转。

    而后院里,屠户连续切了一大堆一斤来重的肉,人都有点麻木了。

    咱就是说,有这么多需要发节礼的伙计了,怎么还不忘喂猪啊?

    是会过,也怪不得人家有钱啊。

    他还不知道,这猪李向南是每天按时按点的喂,别提多上心了。

    人家的猪肥,也是应当的。

    将最后的大块肉分割完毕。

    屠户也感叹完毕,总算是松了口气。

    终于结束了。

    李向南看着篓里满满当当的猪肉。

    心里想着,要尽快发下去才好。

    这边动作也没慢下来,给屠户塞了高于市场一倍的铜板。

    毕竟,一般杀猪的屠户,只管杀猪和大致分割,可是没有这么多肉要切的。

    不知不觉间,李向南也变的会来事儿了不少。

    果真,接了铜板的屠户,脸上的笑容就真切了不少。

    虽然费了些功夫,也没收到肉。

    但有这些铜板,这收入也算不上薄了。

    至于肉嘛,哪里不能收?

    屠户一边收东西,一边还不忘又恭维了李家人几句。

    旁人还罢,老李头却是笑眯了眼睛。

    恰巧,老李头还记得屠户之前的话呢。

    看这三头猪被他收拾的干净利索的样子,心中也挺满意。

    干脆也不想着用自己村子里的李屠户了。

    直接和屠户约定好了让他过几天再过来一趟,杀老宅的猪。x33

    屠户笑容更真切了几分,拒绝了李向南留他用饭的好意。

    高高兴兴地告辞了。

    而这边,大锅的杀猪菜也炖好啦!

    香喷喷的酸菜大骨头香味直往鼻孔里钻,里面还放了不少粉条。

    更有炸好的辣椒油放在一旁可以随意取用。

    主食是纯白面的大馒头。

    直让过来吃午饭的大家都直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