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悬疑 > 六零年代好妈妈 > 第 73 章
    处处刷存在感。

    赵珍珍的话让她没法反驳,只好哼了两声低头继续工作。

    学校工会的经费本来就不算多,李穗花又主动申请砍去了一半,因此第一期校刊印刷的数目很少,一共只印了一百本,送给学校的主要领导一人一本,各系的系主任一人一本,送到图书馆十来本,最后剩下的七八本留在了工会。

    也就是说,其实一般的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份新鲜出炉的刊物。

    但即便如此,引起的反应也不小。玫瑰网已改网址,玫瑰网已改网址,玫瑰网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手机版网址mmeiguixs  新电脑版meiguixs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玫瑰网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第四十一章

    平城大学的正校长何齐声当了十几年的校长, 不但对各种校务处理游刃有余,跟市里省里的领导也有或深或浅的交情, 多年的职业生涯, 让他养成了时刻关注政局, 最近的新闻事件比较多, 根据他的经验和纵观历史分析,相信政府很快就有大动作了, 当然了,这股不知道什么样的风要刮到平城尚需要时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

    但工会这个校刊, 咋一看内容毫不出奇, 头栏都是摘抄自报纸上的文章, 一个字都没改, 当然, 也没有一个字的评论,第二栏的勤俭节约这个主题,倒真是选的太妙了!尤其是文章都是真人真事儿, 而且这几个榜样要么是学校的学生, 要么是教职工。

    第三栏是真正的文艺短篇,这个没什么实际价值。

    先发制人, 后发受制于人, 何校长考虑了几天,吩咐秘书亲自跑一趟学校的印刷厂,让他们把工会的校刊增印五百册下发到各系, 在全校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

    其实,即便是没有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也都是十分简朴的,物资供应跟不上是一个原因,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手里的钱十分有限。

    教职工就拿赵珍珍的堂叔堂婶举例子,周淑萍是大学食堂职工,一个月工资三十九块,赵青山也是工人身份,工资一个月五十六,即便是他们的岗位都有些油水,加上年底的福利,一个月收入满打满算也就是一百二十块,除去家里的必要开销,供着三个学生,一个大学生两个初中生,到了年底收支将将持平,要不是孩子小的时候存了点钱,过日子一点底气都没有的,但即便是这样,周淑萍和赵青山除了在吃上肯花点钱,两口子的衣服都是一穿五六年,到现在周淑萍还偶尔会穿打补丁的裤子去上班呢。

    好在赵玲玉大学毕业了,毕业分配到制药厂,因为是大学生,第一年月工资就是五十多块,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何况,大多数人家的条件,其实还比不上堂叔一家,他们两口子收入不算高,但双方父母亲戚都没有拖累,好多比他们收入还高的教职工家庭,就是受到一方父母的拖累,把那日子过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的。

    至于学生,家里条件好的更不多了,一部分就是赵玲玉这样城市一般家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下面考上来的,不少都是来自乡下,手里除了学校发的八块钱生活费,一分余钱也没有的。

    &nbsp

    ; 甚至有的学生家庭特别困难,还要把八块钱匀出来贴给家里。

    这种情况下,学校号召大家勤俭节约,自然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说到勤俭节约,大部分人还是先从吃穿入手的,大学食堂的炒菜分三等,一等菜就是纯荤菜,比如烧黄鱼,二等菜就是白菜炒rou片,萝卜rou末这一类的,最便宜的就是三等菜了,就是一盘子水煮青菜,基本看不到一点油星子。很多学生预算不多,虽然觉得吃三等菜有点丢面子,但过了月中,钱粮不够,也只能偷偷打一份三等菜,甚至不买菜只干啃两个馍馍。

    但自从学校号召勤俭节约,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同学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吃三等菜了,不但不丢人,而且还会偶尔接收到称赞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条件好的同学,也不好意思总买一等菜或者二等菜了,偶尔也会买上一份三等菜,虽然不好吃,但还没娇气到吃不下的程度。

    大多数的师生在吃上比以前简朴了,食堂的三等菜比以前多卖了好多份,食堂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家,即便是素菜也尽量用新鲜的蔬菜,也舍得放上一点油了,所以即便是三等菜也比以前好吃多了,但这也并不是是说,一等菜和二等菜因此就没人买了。

    事实上恰恰相反,能吃的起一等菜的教职工和学生还是会吃的,但大家都不好大张旗鼓的买好菜吃了,都是提前十几分钟就去,买了也不在食堂吃,悄悄的带回去。这种情况下,一等菜总是很早就卖完了。

    也不光是在吃上有了变化,在穿戴上也是如此,学校的教职工因为有布票和成衣票,即便是不怎么做衣服,一年年积攒下来也有几套体面的衣服了,穷学生就不一样了,尤其是乡下的学生,置办一套体面的衣服特别困难,但若是没有又太丢面子了。

    都上大学了,总不能总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吧?

    但现在不一样了,既然提倡勤俭节约,旧衣服只要能穿,穿在身上就是体面的,所以,平常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打补丁的衣服了。

    最让赵珍珍高兴的是,就连王文广也有了些许变化。

    平城三月的天气最适合穿呢子大衣了,往常的时候王文广总是呢子大衣里面套着天蓝色羊毛衫,西装裤下面踩着锃亮的皮鞋,再加上他高大的身材和英气的外表,走出去总是十分吸引人。

    尤其是女人。

    一向王文广也以此为傲,前些天他出门应酬,正好碰到了平城市的副市长马贵云,马市长在席间半开玩笑的说,王文广不但是她见过的最年轻的副校长,还是最帅气的大学副校长。

    这天早晨吃过早饭,王文广瞟了一眼妻子身上洗得发白的蓝色罩衫,有点犹豫的说道,“珍珍啊,你说,我是不是也要低调一点儿?”

    赵珍珍感觉自己等这句话等了好多天了,她点点头,说道,“是呀,你发现没有?最近何校长和吴校长都穿着旧衣服上班的,尤其是何校长,他那身中山装也不知道多少年前做的了,肥得装下两个他!”

    王文广点点头,说道,“我有印象,何校长年轻的时候是个大胖子,老了反而瘦下来了!珍珍,你看我穿这个怎么样?”

    赵珍珍看到丈夫手里几乎是崭新的一套中山装,的确,这衣服和他身上的灰色人字尼羊毛外套比,算是朴素的多了,但王文广人长得太出众,穿这么一身儿中山装,那真是高大挺拔,格外的帅气精神呢。

    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