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小商户 > 第342章 巧遇阿朱
    拗不过这死丫头,王浩只得起身告了一声罪,提出要去园子里走走。

    王大富自然也是无不应允,行在一侧亲自当起了导游。

    这大富人家就是大富人家,走在这静谧的水乡园林中,给人一种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感觉。

    只是这样的日子,偶尔来游一游还可以,若要常住,还是有些不习惯的,光打理园子的园丁都得请上几十个了,还有那随处可见的丫鬟侍女,连洗把脸净个手都需要一人端盆一人拿巾的,这样的生活,也太他吗的安逸了。

    只是这么多的丫鬟侍女,要在其中找出那个阿朱姐姐,难度似乎增加了不少。

    穿行在一条紫藤缠绕的花廊下,绿树掩映之间,忽见前方木亭下坐着一个身材曼妙的女子。

    一袭青纱束柳腰,垂在背后的青丝随风微微飘动,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看其背影就知道,这是定然是个江南水乡养出来的绝色丽人。

    “语嫣姐姐!”

    小蝶见了,甜甜的叫了一声,就像只猫儿似的窜了出去。

    王浩阻拦不急,没有拉住小蝶那快如闪电的身型形,只得暗自一谈,这臭丫头,当真玩起了那什么天虫游戏。

    前方的女子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于是转过身来想要看个究竟。

    “如花!”

    待看到那女子的相貌,王浩不由得惊呼了一声,这画风也在一秒钟之内发生了突变。

    语嫣姐姐瞬间变成了如花,好一个背影杀手!

    然后脚步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几步,不曾想由于退的太急,头上的发套被花廊中翘出一角的紫藤藤蔓给勾住了。

    于是,突变的画风在这一瞬之间再变,众人只见大司农的一整头长发被挂在了藤蔓上。

    那边的女子也在这回头的瞬间看到这边的藤蔓上好似挂着一个脑袋,惊呼一声身子就开始有些不稳。

    小蝶见状,眼疾手快,猛的一拱,用自己的小脑袋顶住了那个摇摇欲坠的语嫣姐姐。

    “小姐……!”

    木亭外同时传来一声轻呼,一阵香风飘过,有一娇美俏丽自有一股动人气韵的身影闪入木亭中,扶住了那个被小蝶顶住的如花姑娘。

    “小姐你怎么了?”

    声音清脆,犹如珠落玉盘,动听之极。

    “阿朱……那……那……那是何物?”

    如花姑娘颤抖着双手举起芊芊玉指指向不远处那坨被挂在紫藤藤蔓上的东西。

    “阿朱姐姐?”

    小蝶听到这个语嫣姐姐叫出阿朱的名字,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而另一头,王浩正在翠儿的帮助下重新穿戴那个假发套。

    身边则是呆木若鸡的王大老板,双眼圆睁,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到了地上,这肯定是幻觉!

    大司农不可能出家的,使劲地揉了揉眼睛,再瞪眼一看,果然,刚才看到的只是幻觉,这不好好的嘛。

    然而下一刻,惊悚的一幕又在眼前上演,那一坨头发又掉下来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个时代由于材料限制,即使翠儿再如何的心灵手巧,也造不出一顶好用的假发套。

    再怎么整也整不齐了,索性一把就给扯了下来,往翠儿怀里一塞了事。

    这剪都剪了,还装模作样的,不是多此一举嘛。

    “王老板不要慌,这头发还会长的。”

    王大富哪能不慌,这模样还怎么出门,走在街上,不得被人围观?

    而且也不用走到街上,此时的场景就已经足够轰动了。

    园子里的那些丫鬟小厮,躲在远处,面子上虽然不敢表现出什么,但目光的焦点,明显都已经聚焦在了大司农的头顶上。

    木亭中,那如花姑娘刚刚喘匀一口气,抬眼又看到那个人把一团毛茸茸的东西给扯了下来。

    顿时又是两眼一翻,脚下也是不由自主地发虚,幸好身边有人扶着,不然这一回小蝶肯定顶不住。

    场面一时间有些安静,你说这头发没了,何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该说几句怎样的场面话,是安慰还是该点赞?

    于是,只得发出几声尴尬至极的干笑,果断的继续假装没看到。

    但是大司农似乎没有就此放过众人的打算,继续鼓吹短发论。

    “子曰:见识长头发短,自前年出海饱览异域风土人情之后,见识暴涨,因此,这头发就再也保不住了,王老板出海那会,可有感觉头皮经常发痒?”

    “却如大司农所言,出海近两年,连着月余不洗头发也是常有之事,何止头皮痒,简直就是奇痒难耐呀!记得当日船队驶离兰无里之后……”

    一说起南下出海的事情,王大富立马就换了一副脸色,将神情一肃,又讲起他那历时两年的南洋历险记。

    这一趟出海的经历,至少还能讲上三十年。

    而且每次讲述那趟出海经历的时候,脸上别提多有面子了,简直就是众人的焦点。

    虽然几乎半个姑苏城都知道了王老板的这趟出海经历,但每每讲起来,仍能引来不少听众的阵阵喝彩。

    “那王老板可有长见识的兴趣?”

    言下之意,就是你有没有剪短发的兴趣。

    王大富闻言,随即脸色一白,这长见识的代价也太大了一些,老人们一直在说的,剪头就是剪寿,像大司农这样,一刀下去,怕是只剩半条命了呀!

    又想到如今的大司农将会英年早逝,心中不免唏嘘,有两年的同路之谊,早就知道大司农行事不同寻常,不曾想会如此的不同寻常,也不知道他究竟遇到了怎样的事情,竟要把头发剪成这么短。

    看王大富的神色,王浩就知道他又在想入非非了,见识唬不住,虱子吓不倒,古人对长发飘飘的感情还真是执着。

    事实上留着这一头长发,长虱子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拿一把篦子,去街上随便找出十个人,至少能从八个人的身上篦出虱子来。

    关于古人长虱子,最出名的,当属魏晋时期了,那会不知何时兴起了一股“服石”之风。

    称“五石散”或“寒食散”,服后烦热,因猛浇冷水而易暴卒,士大夫于是到处“行散”乱窜或睡卧路旁。

    以此显示其高贵和阔绰,甚至没落了的隐士已经无力服石时,也要硬装出服过的样子。

    体热加上不敢洗澡,很容易生虱子,但在隐士们看来,在浓郁的体味里不停有动物出入,更是回归自然之相,虱子俨然已经是风度和人生追求的证词了。

    这病态的观点,虽已过去几百年,仍被人津津乐道,也难怪现在的人们对头上的虱子会如此心安理得的和谐共处了。

    据说后来的王安石,也是一个养虱达人,满头的虱子,甚至都爬到胡须上来了,也是浑然不知。http://www.123xyqx.com/read/0/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