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中文网 > 历史 > 北宋小商户 > 第120章 太原城中
    太原城中,王浩已经自投罗网好几天了,提心吊胆的过了好几天。

    每天都在担心会不会有一群提枪执刀的侍卫冲进将军府。将这一窝潜在叛徒一网打尽。

    刘大将军很忙,除了第一天接见自己表示了一番极为诚恳的谢意外,还表示会找机会把自己与和尚安全的送回宋营。

    至于为什么自己与和尚俩人也跟进了太原城,刘大将军倒是没问,王浩自然也不会主动说,大家心知肚明就行。

    虽说有救命之恩,这一路也多有照抚,然而招降仍是绝无可能的,王浩以为,正因如此,刘继业才会故意躲着自己吧。

    于是往后这几日便再没见到过人,甚至都没回过将军府。

    小六他妈,后世戏剧中的网红明星佘太君,也见过几回,也就跟自己老娘差不多的年纪,英姿飒爽,颇有将门世家风范,不过也是刻意避着自己。

    小六也经常跟着他爹出门,但至少每日还能见上几面,打听得知。

    八百战死的将士家眷需要安抚,那些,都是他爹的老部下,死忠,难怪那日回来之后大将军哭的稀里哗啦,那叫一个伤心欲绝。

    宫中皇帝大臣需要安抚,虽然夜袭是失败了,然而廉颇未老,尚能一战,当务之急,便是尽量保存实力,莫要再作无用的举动。

    城中的百姓需要安抚,围城近三月,听说都有吃人肉的了!已有隐隐的暴动迹象。

    城外的爹,也需要安抚,安抚的手段便是从城中老百姓口中抠出仅剩的那一口粮食,孝敬给城外的爹。

    城防需要加紧调配,继续查漏补缺,加强加固,以防宋军再次攻城,尽管,照目前形势看来,这些都是无用功,然而,也不得不防。

    劝降招安变成了家里宅,外面那世道,又不敢出门,于是只好反复加倍加料加量的策反杨延昭。

    策反这个词其实用的不好,应该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谆谆教导,恳切邀约更为恰当。

    “时下城中百姓的反动情绪以至零界点,只需适当的点上一把火,便能一呼百应,群情而起,杀进皇宫,取了那昏君的狗头,到时你我只需大开城门,引王师入城,大事可成呀!”

    “王大哥你这话说的太无礼了,小六现在还是北汉国的臣子呢。”

    “你先住口,听哥把话说完,哥听说这太原城中都已经开始吃人肉了!

    你以为再这么拖下去能有什么好结果?你自己都说过,围城日久,一旦城破,便有屠城之威!”

    “可此事非小六能为之。”

    这小子终于开始松口了。

    “那你便将你爹爹请来,由哥来说服你爹爹,可好。”

    “王大哥,爹爹他不会答应的。”

    “不试试怎会知道能不能,你就跟你爹爹说,王大哥要回去,想跟他老人家道个别。”

    “那……好吧。”

    那好吧,这是反复纠结之后抹不下人情世故后极为为难的一次妥协。

    然而即便如此也已足够,王浩终于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这位北汉名将。

    将小六与和尚打发到门外,王浩打算好好的与这位老将军谈谈心。

    刘继业脸色很差,眼角的每一条沟壑都显示着深深的疲惫,很苍老,不是那种表面的苍老,这是一种由内而发,即将耗完心血的苍老。

    因此,喉咙也有些苍老,有些沙哑,犹如钝刀划过粗糙的岩石表面,能清晰的看到有细碎的砂石簌簌而落。

    “听犬子所言,王大人欲就此告辞出城?”

    刘继业看着眼前这位年轻官员,心里还是有许多感激的,这样不顾生死的随残部跟进城来,不论用意为何,也确实是担心昭儿的安危。

    只是人各有志,终究是走不到一块的。

    “是的杨伯伯。”

    “既然如此,待时机合适,某便安排人将王大人护送出城。”

    如今的形势,要将俩个大活人悄无声息的送出城,也不是一件易事。

    “好的杨伯伯。”

    “那便有劳王大人暂且再逗留一日,刘某另有要事在身,这便先行告辞了。”

    刘继业见王浩答应的爽快,长舒一口气,也算放下了心头的一件心事。

    “对了杨伯伯,还有那开城迎宋军入城之事,还望杨伯伯给个确切的日子,小侄回去后也好告于陛下知晓。”

    刘继业闻言一愣,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王大人可是在说笑?”

    “杨伯伯为何会以为小侄要拿这太原城中十数万百姓的生死说笑?”

    “不是说笑便好,此事休要再言,北国虽弱,然此危亡之际,当众志一心,共抗强敌。刘某虽是一介武人,却也懂何为忠孝仁义。”

    “杨伯伯所言甚是,不过这忠义二字从杨伯伯口中说出来,未免可笑了些。”

    “什么?!”

    “你们北汉的刘官家是个什么德行想必杨伯伯比小侄更清楚。

    朝中奸臣进谗言,陷忠良,祸国事,尚能表里如一做多少坏事担多少骂名。

    而杨伯伯你,却是想用这城中十数万百姓的血在史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以全自己一个忠君爱国的虚名罢了。”

    “你!”

    看着画风突变的王小官人,刘继业瞪大虎目,一时竟也言以对。

    王浩也没给刘继业思考反驳的时间,步步紧逼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个国家朽败了,腐烂了,就应当将之推翻,日后赵宋若出昏聩不孝子孙,亦当斩蛇而起,重铸青天。

    可杨伯伯所为何来,为国?你主刘继元自认儿皇帝,奉契丹蛮夷为父,将个国家治理的残破不堪。为民?看看如今的太原城,百姓衣不蔽体,饿殍遍地,甚至同类相食,与牲畜无异!”

    “你给我住口!”

    听着王浩越来越过份,越来越刺耳,甚至大逆不道的言论,刘继业满脸通红,满心羞愧,不由得喉头发甜勃然大怒,爆喝一声。

    “你住口!!”

    王浩的呵声尤为高亢,直接执着刘继业的鼻子呵道。

    “身为汉家儿郎,甘愿受辽人驱使,视为不忠。

    你本麟州杨氏,而今却改姓为刘,视为不孝。

    为一己之虚名,置百姓生死于不顾,视为不仁。

    奉尔昏君乱命,领兄弟袍泽入险境,视为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却是以忠孝仁义之名,行涂炭生灵数典忘祖之实。置百姓生死于不顾,置民族大义若无物!还妄图在史书中留下一个美名?

    我呸!!!

    扒掉你刘继业身上这层自诩忠孝仁义的光鲜外皮,内里则满是无比肮脏,丑陋,爬满蛆虫的腐臭之物。

    如此躯壳,安敢言忠义!安敢言仁孝,岂不……”http://www.123xyqx.com/read/0/590/ )